全国咨询热线:18932715501
米乐M6网页版登录入口

米乐M6官网登录正版下载-米乐M6网页版登录入口

地址:河北省永年县大北汪工业区

Q Q:75700778

电话:18932715501

邮箱:dl2007@dl2007.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米乐M6官网登录正版下载 国资集中监管新动能 以华龙一号为依托发挥引领作用

时间:2024-05-21 01:50:33来源:M6米乐官网登录 作者:米乐M6网页版登录入口 点击: 米乐M6官网登录正版下载·1

  增强核心功能是国有企业担负新使命新任务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国有企业必须进一步提高站位,更好履行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实现经济属性、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本期策划下篇邀请专家、智库机构和多家央企,共议核心功能增强之道。

  今天,我们为您分享《下篇:增强核心功能》中的第五篇案例《以华龙一号为依托发挥引领作用 提升核电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

  习总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核电产业技术密集,几乎涵盖所有工业门类,是大国战略必争的高科技产业之一。

  2023年上半年,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华龙一号”示范项目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高质量投产,这是我国核电产业链不断协同奋进、持续做优做强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标志着中广核“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自主化研发成功开花结果、落地应用。

  2010年8月,中广核“华龙一号”研发正式启动。面对全新的三代核电技术以及复杂多变的国际产业链供应形势,中广核联合国内产业链5000多家企业,历经13年披荆斩棘,共同开发新技术、研制新装备、持续突破关键设备核心技术,全面实现核岛主设备、核二泵、电气设备、核级仪控系统等400多项关键设备国产化,创新应用了模块化施工、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等70多项施工新工艺新工法,技术研发和设计成果在国际、国内获得奖项及专利达580余项,有序建立起了一套国际先进的自主核电标准体系,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核电产业链的韧性和实力。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了法国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M310堆型),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建设中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核电站建设过程由法国公司全面主导,包括核电站设计、设备制造及电站建造,中方参与并学习核电站建造技术,逐步了解核电站建设相关标准、法规,大亚湾核电站设备国产化率几乎为零。

  20世纪90年代,国家继续引进法国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建设岭澳一期核电站。中方积极参与核电站的设计、制造及建造活动,逐步了解并掌握核电站设计、制造及建造技术,以分包的形式参与蒸汽发生器、稳压器、核岛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主管道、核岛辅助容器等设备的设计制造,逐步培养国内的核电装备产业链,逐步推进设备国产化。

  2004年以来,二代改进型CPR1000项目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为进一步推进核电设备国产化,中广核成立国产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国产化推进办公室,制定了国产化战略和中长期规划,依托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工程”)全面推动CPR1000核电设备国产化工作,推动气动辅助给水泵、K1类电缆及 K3 类大截面动力电缆、燃料贮存格架等设备设计、制造逐步实现国产化与本地化,设备国产化率从岭澳一期的30%,提升到红沿河二期的87%。中广核对国内核电装备产业链的牵引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中广核充分利用CPR1000项目20余台机组批量化建设契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带动核电产业链上下游5000多家企业,开发新技术,研制新装备,高质量完成自主化目标,全面实现核岛主设备、核二泵、电气设备、核级仪控系统等400多项关键设备国产化,持续突破关键设备国产化核心技术,向着国产率100%的目标进发。

  “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采用177组堆芯燃料组件、双层安全壳、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等多项设计特征,反应堆堆芯功率较国内二代核电机组提升了约9%,单台机组年发电量近100亿千瓦时。依托“华龙一号”项目的建设,中广核联合产业链企业持续开展核电关键设备国产化及核心技术的攻关研发,并实现重大突破。

  “华龙一号”反应堆压力容器(RPV)属于三代核电反应堆核心设备。其安全指标和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与二代改进型CPR1000机组相比,反应堆压力容器使用寿命由40年提升至60年,技术要求更高、制造标准更严、制造难度更大,代表着我国三代核电关键设备研发制造的最高水平。

  在防城港二期RPV制造过程中,中广核工程与中国一重共同努力、携手前行,认真贯彻核安全文化理念,严格项目管理、严守工艺规范、严肃质量监管,以精湛的技术水平、精益的制造能力、精细的工作作风,先后攻克了M170大直径螺栓螺距加工、大尺寸厚壁径向支撑键组焊、镍基材料安全端组焊、CRDM密封焊变形控制等多项技术难关。双方共同推进质量优秀班组建设,针对焊接和机加工工序,成立了5个攻坚小组(安全端组焊攻坚组、镗床精加工攻坚组、驱动管座冷装攻坚组、水压试验攻坚组、防磕碰划伤攻坚组),协同发挥双方团队、质量、资源、技术等优势, 积极推行防人因管理、制作防人因工具卡等措施,首次实现了反应堆压力容器关键路径所有主锻件内壁大面积堆焊、承载焊缝、马鞍焊缝、安全端和径向支承键镍基焊缝探伤一次100%合格,关键机加工工序一次100%合格和水压试验一次合格,实现了“制造周期最短,综合质量领先”的既定目标。

  2018年12月3日,防城港二期首台反应堆压力容器顺利装船发运,表明我们已掌握华龙一号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的关键技术和先进工艺,标志着我国核电重大装备国产化能力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华龙一号作为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要求核电厂具有较高的安全运行和事故防御能力,核级泵承担着重要的安全功能,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尤为重要。根据总体和系统要求,安全壳热量导出泵、设备冷却水泵、低压安注泵等7类核岛核二泵在介质条件(杂质、含气、高温高压等)、运行环境(温度、湿度、辐照等)方面有特殊的要求。按照核安全法规HAF102要求,将模拟泵在核电厂寿期内可能出现的环境条件下能够执行规定的安全功能,确保核电厂的安全、可靠运行。

  2017年,面对华龙一号示范项目核级水泵鉴定工作的诸多困难和挑战,中广核工程成立了“华龙一号核级泵鉴定零缺陷团队”,联合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组成鉴定小组,坚持“提升设备研发质量水平,全力保障项目建设目标”的管控原则,全力推进核级水泵鉴定工作按既定计划开展。

  此次鉴定工作共计88台设备、16台样机,试验项目包括承压性能试验、基准水力性能试验、介质含气试验、特殊环境试验、冷热冲击试验、断水试验、耐久试验、杂质试验、降压启动特性试验9大类试验鉴定,以及抗震分析等诸多计算类鉴定项目。为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鉴定过程中的难题,防范设备鉴定过程中的技术和进度风险,9名核级泵主责人在水泵关键试验周期中全程驻厂,累计超过1250人日,协同相关设备制造厂,以鉴定工作为首要任务,全力保障了全部鉴定任务在12个月内如期完成,实现了鉴定周期最短化的目标,相比CPR1000项目缩短近一半。

  中广核积极响应国家针对设备国产化的号召,主动承担国家部委自主攻关战略任务,联合核电设备产业链企业主动迎击进口设备“卡脖子”问题,开展关键核心设备及技术的自主化攻关研发。继续完成核级泵阀、关键电气及仪控等设备及原材料的研发,基本实现华龙一号核心设备自主可控。截至2023年,新建“华龙一号”项目设备国产化率已达95%以上,并具备整机设备100%国产化能力。

  中广核在国家部委坚强领导下,在核电批量化建设形成的经验基础上,以华龙一号核电项目建设为依托,着力发挥核电设备产业链“链长”引领作用,通过联合研发、市场构建等方式开展补链、固链、强链、塑链等工作,不断提高核电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水平。

  目前,国内已建成了以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国机重装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和上重铸锻有限公司为产业龙头的大型铸锻件和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基地,以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为产业龙头的核电设备制造基地,以沈阳鼓风机集团核电泵业有限公司、上海阿波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和大连大高阀门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核级泵阀制造基地,以中广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DCS系统制造基地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电装备制造基地,掌握了核岛和常规岛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核心技术,一道组成了完整的中国核电设备制造产业链,有力促进了我国核电工业的发展,确保核电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靠。

  中广核以核电项目建设为契机,协同国内核电装备制造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有力保障了设备质量。中国一重表示,在中广核工程的支持下,中国一重解放思想、不断革新、发挥优势,以技术保质量,以质量促进度,摸索出了适合中国一重的管理标准、质量标准及技术标准。双方同步开展支部共建活动,成立了党员攻坚队,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反应堆压力容器关键路径所有主锻件大面积堆焊、主环缝、马鞍焊缝、安全端焊缝等焊接工序质量检验一次合格,水压试验一次成功,达到了“制造周期世界最短,综合质量国内领先,技术水平国际一流”的目标,创造了百万千瓦反应堆压力容器从锻件到厂至水压试验合格19个月的世界纪录。大连大高表示,在推进自主可控的核电产业链建设过程中,中广核工程与大连大高组成课题组,联合攻关,深入厂家和现场,参与设计、试验、制造等研制过程,组织专家方案评审和评估分析,解决研发过程中的难点和“卡脖子”问题,最终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替代。在推进核电站TG包进口设备国产化工作过程中,中广核工程积极组织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尔滨电器及有关厂家,牵头联合申报攻关工信部卡脖子项目,双方高层共同发起成立自主化联合推进小组,推进核电自主化,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开展科研攻关,顺利实现了控制棒驱动机构Y型熔化环、堆芯测量仪表导向组件、液压盘车、核电汽水分离再热器翅片管等一批设备的国产化,为构筑自主可控的核电产业链供应链作出贡献。

  后续,中广核将以太平岭一期、三澳一期、宁德二期和陆丰5、6号机组等核电项目建设为依托,以科技创新引领带动核电设备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全面实现核电设备自主可控,不断提高中国核电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高质量完成我国核电建设任务。